在裝修、家具選購中,玻璃是常用材料,但鋼化玻璃與普通玻璃的選擇常讓人困惑。二者在安全、強度、耐熱性上存在本質差異,選對才能真正規避風險,守護居家安全。和利穩玻璃一起來看看吧。
第一大差異:破碎后安全性天差地別,這是二者最核心的區別。普通玻璃受沖擊破碎時,會分裂成大塊尖銳的棱狀碎片,碎片邊緣鋒利如刀,一旦墜落或飛濺,極易造成割傷、劃傷,尤其對老人和兒童威脅極大。而鋼化玻璃經過高溫淬火和快速冷卻處理,破碎后會分解為無數細小、無尖銳棱角的顆粒,顆粒大小通常不超過 5 毫米,如同細小的鵝卵石,即便接觸也不易傷人,能最大程度降低傷害風險。正因如此,淋浴房、陽臺護欄、兒童房窗戶等高頻接觸場景,國家強制要求使用鋼化玻璃。
第二大差異:抗沖擊強度相差 3-5 倍,耐用性截然不同。普通玻璃的抗沖擊能力較弱,日常輕微碰撞如家具挪動、物品掉落,都可能導致玻璃碎裂。而鋼化玻璃的強度大幅提升,其抗彎曲強度是普通玻璃的 3-5 倍,抗沖擊強度也能達到普通玻璃的 5 倍以上。比如同樣厚度的玻璃,普通玻璃可能被掉落的籃球砸裂,而鋼化玻璃則能承受更大沖擊力。這種高強度特性,讓鋼化玻璃更適合用于門窗、臺面等需要頻繁受力或可能遭遇碰撞的場景,使用壽命也更長。
第三大差異:耐熱性差距顯著,應對溫差更可靠。普通玻璃的耐熱性較差,當局部溫度驟升驟降時,比如冬天往玻璃臺面上倒滾燙的開水,或夏天玻璃靠近空調出風口,溫差超過 70℃就可能因熱脹冷縮不均而炸裂。而鋼化玻璃經過特殊熱處理,耐熱性大幅提升,能承受 200℃以上的溫差變化,即便遭遇熱水澆灌、靠近高溫電器等情況,也不易出現炸裂問題。因此,廚房臺面、烤箱門、浴室玻璃等可能接觸高溫的區域,優先選擇鋼化玻璃更安全。
了解這三大關鍵差異后,就能根據使用場景精準選擇:高頻接觸、需承重或可能遇高溫的場景,堅定選利穩鋼化玻璃;而相框、裝飾性擺件等非承重、低風險場景,普通玻璃即可滿足需求。選對玻璃類型,才能讓安全融入居家細節。